1945 字

读书的三种态度

有三个人影响了我读书的态度,熊十力,叔本华和尼采。

小学的时候,在一本杂志上读到熊十力痛骂徐复观的故事。这个故事我看了一次就再忘不掉,并在每读到我“不以为然”的书时,就会想起。

徐复观仰慕熊十力。他去拜访熊十力,并他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十力给他推荐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熊十力面露不悦之色,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

过了一段时间,徐复观再见熊十力,报告《读通鉴论》已经读完。熊十力让他谈谈心得,徐复观就谈了许多对王夫之的批评。

熊十力还未听完就开始破口大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多年后,徐复观回忆到: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这对徐复观“起死回生”的一骂也极大的震颤了幼年的我的心,因为那时我觉得读完一本书后,能对其中不足予以批评是难得的事情。熊十力先生的“痛骂”惊醒了我:读书在于吸取书中的“好处”以丰富自己,而不在于批评别人,以显示自己有“见解”或“高明”。“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我想这是读书的人应有的心态。天下的书没有十全十美的,发现某书有所缺陷就以此为眼中之钉,恨不除之而后快,或如眼前之一叶,障目而不见其书之优点,那会失去多少学习的机会!这样的人就是徐复观所说“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吧。从此,我常以十力老人的骂自省。

不过,我对读书中的学习和批评也有自己的一点体会。我读书时会着重看书中的好处,如十力先生所言。在学习了其好处后,对书中我所不同意之处,我会在有机会发表看法时坦诚地将其指出。这倒不是为了突出一点“小聪明”,而是考虑到我的“不同意”有可能是由我自身知识或经历的局限造成的,所以我的看法有可能不对。我只有将看法发表出来,才有机会和人讨论;如有不妥,得到别人的纠正,那就“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了。

通过鲁迅先生,我接触到了叔本华对读书的一个观点(见于《读书与书籍》):

读书时,作者在代我们思想,我们不过在追循着他的思绪,好像一个习字的学生在依着先生的笔迹描划。我们自己的思维在读书时大部分停止了,因此会有轻松的感觉。但就在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了他人思绪驰骋的运动场了。

在鲁迅先生的引述里(参见《华盖集》,《而已集》),这段被概括为读书是“脑子里给人跑马。”我以前只觉得读书是件好事:我在读书时感到轻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或许还能有所收获。但是叔本华的话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反思我和书的关系。我愿意只作个跑马场,还是愿意成为场上一同竞技的选手?书是别人的思想的载体,我通过书从别人的思想里吸收营养,脑子不免让人先跑跑马;但是,我希望我也有匹属于自己的小马,在脑子里慢慢地长起来,跑起来,越来越强壮,能和别人的“马”并驾驰骋。

这匹小马需要的养料是独立思考。

我们主要依靠读书来学习知识,并自得其乐,但尼采注意到一个危险正向我们悄然袭来—创造力的丧失。

尼采说:

(有的人)若没有一本书在手里,他就不能思考。当他思考时,他只是在反应一种刺激,对别人思想产生的刺激。结果,他的一切思想都成了应激的。他致力于肯定,否定或者批评别人的思想,但是他自己没有思想。…(这样的人)犹如火柴,必须有摩擦,它才会发点光。

类似的话其实叔本华也说过:

读书甚多,或几乎整天在读书的人,虽然可以借此宽松脑筋,却渐渐失去自行思想的能力,就像时常骑马的人渐渐失去步行的能力一样。

不过,尼采的表达力是如此之强,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读书本身从来不应该是目的,我们应该创造。尼采说:

在清晨,在曙晓,在生气盎然,精力旺盛时读书,这是一种罪过。

不读书做啥呢?当然是孕育自己的思想啊。虽然创造本身不是件易事,但是我们至少不要放弃尝试。

蒙田把读书过多损害创造力称为“文殛”。如何破这“文殛”,避免被文字之斧劈伤?办法是有的,我们要多读另一本书,那是本大书:生活,自然。

我们要能够,习惯,敢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生活,读自然,用这本大书里获取的养料来喂养我们脑子里那匹小马。只有这样,它才能摆脱别人的思想画下的束缚,跑出自己的风格,跑出自己的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