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5 字

阅读理解

以前没用过 podcasts,昨天朋友 Gary 向我介绍这个“新”事物,并推荐了几位在 podcasts 上聊组学研究(基因组,转录组等)的主播。我突然想起 Richard Dawkins 来,问他有没有在 podcasts 上开节目?我倒不是对道金斯有特别的兴趣,只是在听 Gary 介绍的过程中,觉得 podcasts 这样的平台很适配道金斯乐于“传道”的性格,于是就随口问了一句。

Gary 没有回答道金斯是否开播客的问题,而是说起了他的近况。他说道金斯估计最近头很大,因为他在推特上发表了有关优生(eugenics)的言论,引来众人的批评。谈优生?怎么谈的?国民性中的看客属性立刻在我心中觉醒,虽然我很少上推特,但为此专门跑去看看,如图:

优生是一种生育策略,主要是受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启发,主张通过人为干预来提高人类后代的体能,智能和精神,从而改良人类整体。所谓“人为干预”包括对亲本的选配。“人为干预”,“选配亲本”,“改良人类”,有了这些关键词,优生显然是被“政治正确”谴责的观点;大家一听就觉得污了自己的耳朵,恨不得学许由跑到河边祈祷来场洪水将这不洁冲走。

“优生”理论确实容易被人利用,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比如种族主义;其亲本筛选的想法也让“文明人”们坐立不安,觉得损害了人类最宝贵的什么东西。虽然如此,但在生活中人们,包括“文明人”们,却时常在践行着优生理论。配偶要找个智商高,学历高,身体好,外表养眼,精神健康的(这些指标排名不分先后),这些话熟悉不?这实际上就是亲本筛选,希望找到拥有“优秀”基因的另一半。由于这些选择都是人们主动作出的,自然是“人为干预”;目标呢?为后代的素质着想,当然是改良人类了。有时,这些指标被隐蔽地编码为了人类的审美,比如男性喜欢丰乳肥臀的女性,女性喜欢倒三角身材的男性;一个举止优雅,谈吐风趣的人往往大受欢迎。这些选偶偏好分别对应了人身体和智力上的一些指标,但恋爱中的人看不到优生,大家看到的只是“爱情”。优生是可耻的,要被人唾弃;而爱是美好的,被大家赞颂。越受教育,越“文明”的人往往在择偶标准上越挑剔,从这角度看,他们才是优生理论的拥趸。当然,这不是说“文明人”才想优生—人人都有这样的期待,只是“文明人”更有条件践行而已。优生是种自然本能,没什么可谴责的,只是若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推行,极容易跑偏。讨论一个国家推行“优生”政策的利弊,得结合具体法规来展开,细节会比较繁琐,暂且打住。

道金斯的推特对优生的表述是比较严谨的,他既没有否认意识形态,政治,道德对优生的谴责,又举例说明了他认为优生会 “work” 的原因。当然,将人与牛马相比会让很多人不爽,但有什么理由认为人跟牛马在基因传递上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随手一推能把话说得如此言简意赅且没有原则性错误,道金斯的语言能力确实不错。但观众的阅读理解能力却有待提高或者说是过度地高了。评论里箭拔弩张的批评几乎都是对道金斯言外之意的猜测1。大家都在脑补道金斯到底要支持啥?用幻想的可能来评价道金斯的原话。如果考研英语里拿这段话作题目,问这段文字反应了作者对优生的什么态度?答案肯定不是“作者支持优生政策”,作者只是认为优生会 “work”。白璧微瑕的是,道金斯没有说明对人类而言优生达到什么目标算是 “work”,也没有讨论 “work” 的政策可能给社会带来的附带损伤(由于人们自发的优生选择是常见的,这里默认讨论的是以国家政策形式推行的优生)。但一百四十个字,还能要求什么呢?

在我看来,道金斯这条推特只是作了一个词条辨析—“不好”不同于 “不 work”。还有比这更显而易见的吗?让我们看看以下句式:

撒谎、欺骗、偷盗是受道德谴责的,但要论定他们不起作用则是另一码事了。当然,它会起作用。你看,这么干的美国现在不是很繁荣吗?那为什么它对其它国家会不起作用呢?

这不是有意要黑美国,只是觉得蓬佩奥先生的这段讲话很适合拿来举这例子而已。另外,蓬佩奥先生在演讲中抖了一个类似说谎者悖论的机灵,真是个小机灵鬼儿,值得鼓掌。显然,一件事该不该做跟它会不会获得成功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在康德时代就明确了的道理。人类进化出道德感就是为了防止在某方面 “work” 但却可能给人类整体发展带来危机的事情泛滥。把这无比正确的话说得如此天怒人怨,道金斯也是吃饱了。为什么道金斯突然发了这么一条推文呢?我有点好奇,扫了一下他这条推特前后发的文字,并没有找到线索,可惜。回头一想,道金斯这推文也不是毫无意义,人们对他推文的误解正是他想纠正的东西—受道德谴责的东西不一定不 “work”,反之亦然,“work” 的东西不一定在政治和道德层面值得推行。我想,对道金斯这条推文最没有误读嫌疑的回复可能是 “So what?”

人有时确实会过度解读别人的话,前段时间我国也有个类似的例子。钟南山先生在一次记者会中说,新冠病毒最先在武汉爆发,但首先爆发地不一定是病毒的起源地。这话引得大小媒体一顿鸡血,纷纷猜测钟南山先生是不是在暗示啥?暗示啥?啥也没暗示,这只是另一个词语辨析而已—病毒的首先爆发地不等同于发源地。在没有确切证据支持之前不能下结论说病毒在哪儿爆发就是在哪儿起源;但首先爆发地很可能是发源地,这是一个合理推测。我依稀记得钟院士说这话是对自己稍早的一个口误的纠正,不是特别要暗示啥。瘟疫是人的敌人,不是某国人的敌人;这种天灾可能会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爆发,只要爆发,就是人类共同的灾难,而不是某国的灾难。病毒不管起源于中国,美国还是其它任何国家,人都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在病毒起源的问题上向别人泼脏水,污名化他人的人是可鄙的,不管是哪国人。

不扯别的了,回到优生话题。好辩如道金斯在面对人们的过度解读时心里怕也是无奈的,我大胆猜测一下他对批评者的话的感受—伤虽不及腠理,但密密麻麻地爬在心里,膈应得慌。于是他决定解释解释,又发一推:

这条解释推文在我看来不大有意思,基本是将先前的文字再复述一遍。让批评者稍微舒服点的可能是他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优生”的态度,举起了“我是友军”的牌子。不过道金斯不愧是道金斯,在这么个没意思的重复推文里都能搞点文字游戏出来。你看他最后那句: “But heaven forbid that we should do it.” 这来自 “heaven” 的禁忌由著名无神论者道金斯说出来多妙!不由得让我想起他在前一推文里写的: “Why on earth wouldn’t it work for humans?” “Heaven” 跟 “Earth” 的对仗多工整!道金斯是在暗示什么吗?

如果你在思考上面提到的问题,忘了它吧,这可能只是我的过度解读;如果你没有发现 “heaven” 句里有一个疑似语法错误,那也没关系,我查了,那是习惯用法。


  1. 在生活里,解读言外之意是常见的。人们爱用春秋笔法写微言大义:有些话不必明说,但读者看了自然懂得作者的意见,没看出这些话外话的人反而是没有读懂文章的。乡里吵架,也爱用话外话刺人,具体手法各有不同。解读话外之意没什么不对,只是最好能分辨什么时候该启动这能力—这技艺要是时刻开启着,人得多累啊!按我的阅读经验,在文史类作品里,话外之意用得多,科研著述则一般没有必要做过分解读。如果一些话让人产生困惑,在开启战斗模式前,请对方澄清自己的观点是个不错选择。在道金斯推特下的口水我想有许多是由于人们急于将自己的“高尚”看法布道出去导致的。准确了解了彼此观点后再决定是否开战会为彼此省下许多口水与时间。人有时为什么不直抒胸臆,而要绕弯弯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不是这篇文章能说清楚的了。 ↩︎